互信/互助/互利

厦门华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Xiamen HuaQi Information Consult Co.,Ltd.

新闻中心
【石油】特别关注丨光汇石油出售油轮船队为哪般?
来源:中国船检杂志社 | 作者:华气能源猎头 | 发布时间: 2018-08-03 | 1612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30日,光汇石油发布公告,为优化集团股权及资产结构,公司目前正与若干潜在投资者就舟山油库及码头设施的资产及股权及集团15艘海上运输大型油轮的拟出售进行初步的商务磋商。此条消息一出,让业界不禁疑惑——光汇石油为何会做出明显与其公司蓝图不符的出售决定?

今天请大家同小编一起去探一探其决定背后的原因。

光汇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第二大燃料油进口商和中国最大的海上供油服务供货商之一。经过25年发展,光汇石油已经建立一整套油品开采、生产、运输、仓储、供油、油品贸易的业务链。2017《财富》中国500强排名,光汇石油排名第139名,位居民营石油企业首位。按集团划分,光汇石油则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第4大石油集团,排名仅次于“三桶油”。

光汇石油船运服务主要是集团旗下光汇船务服务公司(BOSS),该公司拥有由十多艘大型油轮组成的远洋运输船队,总载重量超过200万吨。船队大小从7000吨载重量供油船至最高达318000载重吨的先进超大型油轮(VLCC),是国内外最具规模的专业石油海运企业之一。

民营油企初长

这家曾经一度在高度垄断的中国能源行业和两桶油(指中石油、中石化)的利益链条间游走的公司,在经过一系列的战略转型和阵痛后,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家拥有15艘油轮,业务涵括上游开采,下游仓储及运输的专业化能源上市公司,整体市值超200亿元,且拥有与国际能源巨头壳牌、BP(英国石油公司)叫板的能力。

对于在中国石油行业打拼的民营企业家而言,期间的艰辛一言难尽。尽管在过去二十年间,无数“先驱”试图突破那层笼罩在行业上空看不见的“天花板”,与两桶油一拼高低,但最后的结局都让人唏嘘。但薛光林却是个意外,他低调务实,从不和“两桶油”叫板,而是静观两桶油“脸色”,择机合作。

这种冷静,给光汇石油带来了生机,让其在高度垄断的国内能源领域分得了一杯羹。在苦熬多年后,2011年,薛光林以石油富豪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是在当年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单中,他以28亿美元身家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并列第19位。

光汇石油近期的两笔业务收购,让薛光林再次被聚光灯关注。2014年8月10日,光汇石油宣布以10.46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65亿元)巨资收购美国公司Anadarko旗下的中国渤海湾油田项目。3个月后,光汇石油再次宣布收购Newfield Global Inc.的所有已发行股份,以控制其位于中国渤海湾和南海的油气区块。

作为国内民营石油企业少有的幸存者,人们不禁好奇,能够游走于中国能源行业夹缝地带的光汇石油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企业?薛光林又是如何在险中求生的?

在石油行业打拼二十多年的薛光林对于原油的波动,已见怪不怪。他曾历经国际原油价格从20多元每桶上涨至147元,再回落到34元。11年前,全球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但国内由于成品油价格管制,价格每天只有0.1元至0.2元的波动,彼时薛光林觉得国内的油品生意非常难做。他认为当全球经济较好时,原油价格会下跌;而当全球经济走弱时,原油价格一定会在高位。

全球油价走低,但光汇石油并未因此而陷入困境。虽然光汇石油的原油利润确有下滑迹象,原本可以赚取20%的收益,目前只能达到10%至15%。但对于已打通原油两端链条业务的光汇石油而言,原油的利润缺失,可以在自产石油与天然气、以及远洋运输和油品贸易等环节弥补回来。“做油品生意的害怕没有波动。”薛光林说,油品贸易是可以从价格波动中赚钱的,很多时候油品贸易就是在赚取油价差。

虽然光汇石油整体市值已过200亿元,但在薛光林眼中,与BP、壳牌等国际大型能源企业相比,光汇石油依然是一家规模很小的能源企业。目前,光汇石油整体业务已涉及上游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开采,大型远洋油轮运输,海上油品贸易、进口油品贸易及仓储码头业务。

目前,光汇石油主要拓展石油上游和下游两端相对资产较轻的业务,对于中游的炼化和化工业务,薛光林表示,坚决不会参与。相比大型能源国企担负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职工的就业,光汇石油的员工数量少得多。“这个环节的负担是非常重的”,薛光林直言。在他看来,轻资产模式是光汇石油的优势。企业负担较轻,船小好调头。做事和决策的速度也会比大型能源企业快很多。

在薛光林看来,石油行业产业链巨大,在产业链任何环节都有选择的空间。“我们的资本金有限,无法和大型国企相比,国企资金和资源都非常充裕。”薛光林说,从一开始他便清楚自己的实力无法与大型能源央企进行竞争。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薛光林对光汇石油进行战略调整。这种布局体现在具体业务上便是:涉及炼化、化工等中游业务,由于前期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所以选择放弃。他的另一重考虑便是国内大型能源央企在这块业务上均有布局,如光汇能源进入则会与央企直面竞争。

2006年,光汇石油进军海上供油市场成为重要一役。当时中石油和中运集团合资的中航燃料是唯一一家获准经营该业务的公司。彼时,中国只有一家中航燃料。当时,中国的海上供油每年不到200万吨,规模很小,外国船只很少到中国港口加油,而是去马六甲海峡或新加坡等港口加油。2006年7月,光汇石油成功获得相关牌照。拿到牌照后的薛光林开始逐一拜访大客户,并提前准备大量工作,将流程及风险问题逐一弄清。5个月后终于顺利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2010年,光汇石油成为中国第二大燃料油进口及供货商,并于次年成为新加坡第二大海上燃油供货商。

民营油企谋转型

过去数年,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使得油企风光不再,行业陷入困境。不过随着原油价格逐步迈入底部区域。不少民营尤其开始筹划抄底、转型升级。部分敏锐的油企更是利用互联网打通原油与终端消费间的隔阂,主动创新求变,换来新的发展空间。

薛光林认为这些业务布局侧重于强化石油的工业用途属性,反而忽略了石油的金融属性。在互联网时代,石油完全可以通过基于O2O模式的线上现货买卖与线下储油提油配送,充分体现石油的货币功能与金融属性。

据了解,由于油价低迷,不少油企陷入困境。不过近年来光汇石油却趁势作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其中光汇云油则是其跳出传统行业,借互联网思维寻求突破的一个尝试。据光汇石油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唐波介绍,光汇云油将基于石油产品现货的储存与交易,是光汇石油推出的能源互联网电商平台,主推车主加油消费创新产品。油是车主的刚需,而光汇云油推出的产品可以帮助全国上亿车主,实现线上储油,线下加油,同时也引导大众的储油意识,应对油价上涨,同时还可以实现价值增值。

对于目前油价低迷与企业转型的关系,薛光林曾表示,与其守住传统石油产业链,等待油价反弹,不如充分发挥现有石油产业链+互联网的最大作用,主动创新求变,换来新的发展空间。

为此,除了坚持稳健经营之外,光汇石油还积极探索新领域,布局新的利润增长点。2016年1月,光汇石油成立全资电商子公司——光汇云油,打造国内首个“石油产业链+互联网”能源电子商务平台。在光汇云油业务模式下,消费者是通过预付方式购油,光汇石油在收到消费者预付订单后,会购买储备一定额度的成品油,作为储油提油与现货买卖的交割物,若消费者打算抛售套现,云油平台在接到指令后会很快出售相应的成品油,将资金返给消费者。

特别关注丨光汇石油出售油轮船队为哪般?特别关注丨光汇石油出售油轮船队为哪般?

让众多用油企业、数亿车主能够自主选择“买油-储油-用油”的价格与时间,在低价买油储油节省用油成本同时,还能高价卖出获得投资回报。

薛光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我已经为此投入近10亿元,希望光汇云油明年初上线,3-5年后迅速占领中国成品油、燃料油的陆地、海上的线上线下销售市场,实现超万亿元的收入,并将业务范畴拓展到全球。”

薛光林直言,如果没有遍布全国的线下储油、制定油库提油、配送、加油站合作等配套服务,自己的大众储油梦想依然难以“落地”。为了将大众储油模式尽早推广到全国,近年来,他已经斥资数十亿元在舟山和大连建设超大油库。同时,利用旗下大型远洋油轮船队与油库储油能力的优势,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来源:中国船检杂志社(根据光汇云油、环球企业家等编辑整理)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电话:139-0601-7753
简历投递:hqhr@hqhunt.com
工作时间08:30-12:00am;14:00-18:00​​​ pm
联系地址:厦门自贸区海沧片区海景路268号海翼大厦1号楼
邮政编号:361026

企业订单   在线简历提交

  • ​​更多能源行业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