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互助/互利

厦门华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Xiamen HuaQi Information Consult Co.,Ltd.

新闻中心
【天然气】国际石油经济:中国成为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 作者:华气能源猎头 | 发布时间: 2019-09-27 | 1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标题:中国成为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机遇与挑战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342720568_611338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8期06-16页   作者:白俊,张雄君,丁斌  作者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

传统“亚洲溢价”制约了亚洲天然气在更大程度上的推广利用,但随着全球天然气市场融合加速,尤其是北美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全球天然气市场分割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市场化因素在天然气价格上的作用越来越强,削弱了“亚洲溢价”的基础。


亚洲各国应借势携手合作,推动建立亚洲天然气市场“气气竞争”的格局,打造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减少不合理的“亚洲溢价”。

中国在引领亚洲天然气市场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培育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也是中国捍卫全球化和市场化、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良机。但是中国能否抓住这个机遇,担当起大国重任,还需要在思想认识、改革决心、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坚定而持久的努力。

中国成为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机遇

在解决“亚洲溢价”、促进亚洲天然气市场融合以及建立地区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问题上,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这是中国引领亚太乃至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的背景下,这也是中国捍卫全球化和市场化、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良机。在促进亚洲地区“气气竞争”、打破市场分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等方面,中国都有大有作为的空间。

中国是亚洲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中心

虽然中国天然气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利用是在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投产以后才开始的,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天然气生产国。国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无论是常规气、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生物质气还是天然气水合物,都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国,预计再过5~8年将超越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预计数年之内也将成为世界最大LNG进口国。陆上中亚、中缅进口管道已经投入使用,中俄东线进口管道即将投产;海上LNG进口多元化格局也已初步形成。中国市场需求规模庞大,生产潜力巨大,品种多元丰富,同时具备陆上管道和海上LNG运输条件,存在联通东北亚、东南亚、中亚甚至西亚和南亚市场的可能性,是亚洲地区唯一具有这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国家,具有形成“气气竞争”的最佳条件,是当仁不让的亚洲天然气市场发展中心。

中国正致力于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中国正在推进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确立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基本改革思路,让竞争环节实现充分竞争,让垄断环节得到有效监管,有序向市场定价的方向转变,这和亚洲地区建立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全一致。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弥补储气设施建设的短板,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各项工作,重组管输市场架构并改变运行模式,减少进出口限制,支持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设。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助推了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行业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亚洲天然气市场融合

“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性的全球合作倡议,对亚洲地区所有国家都敞开胸怀。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能源合作的重点是:加强能源政策沟通与协调;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维护油气管道安全;推动油气等传统能源资源贸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增强能源供应抗风险能力,形成开放、稳定的全球能源市场;加强能源投资合作以及能源产能合作,促进各国清洁能源投资和开发利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建设将促进亚洲天然气市场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形成反映亚洲天然气市场基本面的价格发现机制。

中国成为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挑战与建议

中国需要排除重重阻力,从思想认识、改革决心、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坚定而持久的努力,以期引领亚洲天然气市场发展,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条件促进区域乃至全球市场融合,减少和消除“亚洲溢价”的不利影响。

正确认识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的作用

打造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既不能定位于为了争夺定价权和话语权,也不能是为了便于控制价格,甚至也不能仅仅为了降低“亚洲溢价”。打造价格发现中心的目的是让价格成为一个灵敏的市场风向指标,能够快速融合进天然气市场基本面和其他相关因素变动的影响,更有效地引导天然气资源的分配和流动,有效分摊和消化市场经营风险。

坚持市场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市场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关键。从中国天然气20多年的发展实践来看,虽然政府的强力推动促进了天然气产业的扩张,但市场力量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天然气早期的推广利用阶段,财政补贴可以起到一定促进和扶持作用,但长期补贴会造成市场扭曲,拔苗助长,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补贴的长期可持续性也面临考验。天然气市场的后续发展还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驱动,减少过度干预造成的市场波动。

坚定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需要在交易中心运行机制和规则、交易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更需要在培育交易中心依存的市场化环境方面加大力度。没有持续的市场化改革,没有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交易中心的价格发现功能就不能实现(见表1)。因此,需要坚定市场化改革信心和决心,稳步化解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直至建立竞争环节充分竞争、垄断环节有效监管的天然气市场体制。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天然气市场化发展进程对比

坚持对外开放并加强国际合作

虽然中国是天然气需求大国,但同时也是生产大国,国内资源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中国作为亚洲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中心,可以通过更大程度的互联互通把周边市场连为一体,促进市场融合。中国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在为外资参与国内上游市场松绑的基础上,支持天然气资源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要对天然气出口持开放的态度,另一方面对借用国内天然气管网进行中转、置换或在储气设施使用及天然气供应安全合作上也要敞开胸怀。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亚洲天然气市场中心的作用,更好地建设成为价格发现中心。

提高天然气市场信息透明度

信息透明度和信息自由流动对建立有影响力的亚洲天然气价格发现中心意义重大,对其他交易市场的建设也是一样。有的信息虽然不是直接和天然气市场有关,但也会对天然气市场产生间接影响。信息透明度建设是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个短板。虽然中国政府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化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天然气生产、进出口等总量数据基本都能定期发布,但数据发布的稳定性、可靠性、可用性、及时性和详细程度还有不少欠缺,天然气库存数据缺失。影响天然气市场的相关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度不足,一些政策征求意见时间短,对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的公开反馈不多,缺乏政策执行效果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政府监管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8期06-16页   作者:白俊,张雄君,丁斌  作者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电话:139-0601-7753
简历投递:hqhr@hqhunt.com
工作时间08:30-12:00am;14:00-18:00​​​ pm
联系地址:厦门自贸区海沧片区海景路268号海翼大厦1号楼
邮政编号:361026

企业订单   在线简历提交

  • ​​更多相关新闻

更多